消失的眷村 —— 警惕台湾「去中国化」
作者:自媒体人 杜绍斐(ID:shaofeidu)
最近,一个名叫“桃园眷村”的台湾餐厅刷爆朋友圈。
有人排两个小时队,只为和心爱的人分享一杯眷村的豆浆;也有人在眷村餐厅中寻找地道的台湾文化……
卖的是最普通的豆浆、油条、烧饼,却把一个大家知道却又不甚熟悉的名字带入视野:
台湾眷村。
眷村带给台湾的不仅仅是美食,如果细细探寻就会发现,台湾的演艺界、媒体、文化界,甚至政坛,眷村子弟占据了极大比例。
父母念念不忘的邓丽君,影响了整代80后审美的林青霞和王祖贤,华人第一导演李安,被文艺青年捧上神坛的话剧导演赖声川,台湾金牌节目制作人王伟忠…
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背后,有着一个共同的名字:眷村人。
眷村人是台湾与大陆关联最密切的群体。
1949年,大约120万来自大陆的国民党军人、军眷、流亡学生及企业家、公务员等,背井离乡随国民党政权败逃台湾,其中60万是军人。
为了免除军人的后顾之忧,眷属们被安排住进临时盖建的“军眷住宅”——眷村。
这些来自中国五湖四海、大江南北的家庭,霎时间聚合,在台湾各地形成一个个“小中国”。
他们带来了各省的风土人情和文化,不仅在眷村内部互相融合,还传递到了眷村之外。
最直接的体现就是饮食,东北水饺、四川麻辣火锅、上海小笼包、山东大包、北京烤鸭,都是不分族群热爱的食物。
在眷村人到来之前,无法种植小麦的台湾人从不吃面食。眷村人用面粉把重庆小面改良为牛肉面,从此台湾牛肉面成为台湾最著名的美食之一。
而饮食的背后是依依眷恋的故乡。
从大陆过去的眷村人,原本以为台湾只是暂住地,年复一年,眷村最终还是成了异乡的家。
早期眷村,每家占地不大,住在同一栋的人家,白天不用锁门,各家各户之间需要帮忙时,只需要交代一声就可以。散落在台湾各地的眷村中,尽显睦邻之责、敬老爱幼的中华传统美德。
桃园忠贞新村是兴建的第一座眷村
当时两岸关系紧张,交流几乎处于隔绝状态,这让眷村人对故土传统文化有着更加强烈的依恋,只能通过各种传统民俗、古诗词以及家乡的小吃来怀念,并深深影响着眷村子弟。
眷村的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,为人大方、有礼、努力上进、乐于助人,对故乡的憧憬始终不变,对中国的认同至死不渝,坚决反对“台独”。
在台湾,“眷村”永远代表着一种坚定的政治态度:反“台独”。
眷村在消失。
上世纪70年代,眷村的建筑愈发老旧破败,时任“台湾行政院长”的蒋经国确立了“国军眷村改建”原则,改善眷村人的生活。
然而,1996年,李登辉任台湾地区领导人之后,着力对台湾各个地区的眷村进行拆除改建,眷村人被迫迁移。
2000年,民进党陈水扁执政后,加快了拆除眷村的步伐。各地眷村一栋一栋被铲平,原地另起高楼,眷村特有的人情味、眷村的生活,以及眷村的精神,仿佛都随着眷村的改建而淡出。
这些曾经最“中国”的地方,随着拆迁规划,逐渐从台湾消失。
赖声川、王伟忠等活跃于台湾文化界的眷村子弟,从来没有停止过对眷村精神的回溯,但依旧阻止不了政治环境剧变对眷村的冲击。
赖声川和王伟忠联合编剧、导演的舞台剧「宝岛一村」,讲述三个眷村家庭的故事
渐渐消失的眷村还残留着和大陆连接的痕迹,而抹平这些痕迹不过是台独分子“去中国化”方略的一部分。
毕竟,随着眷村消失的还有更多。
曾经,眷村人和本省人学习的都是中国历史,从远古传说和夏商周开始一脉相承。在历史课本中,台湾与大陆的渊源自古已有,穿插在中国史的明末清初、1894年甲午战争前后、1945年后台湾的“中华民国”等部分。
而在李登辉主导编写的“认识台湾”历史教科书中,台湾与大陆的血脉渊源已不复存在,“台湾史”成为独立于中国史的“国史”。
这本“台湾史”把大陆作为压迫台湾人的“外来政权”,却美化日本在台湾的殖民统治,避谈台湾人民前仆后继的抗日与光复运动。“台湾精神”不再是中华民族精神一脉,而是日本民族“大和魂”在台湾的传承。
等到民进党执政以后,历史课本中的“去中国化”力度更大,将“大陆”改称“中国”,采用“两国”取代“海峡两岸”,将“古人”改为“古汉人”,将“秦始皇并灭六国,统一天下”中的“统一天下”一删了之,将汉朝“征讨”匈奴改为“攻击”匈奴……
特别是在谈及“慰安妇”来源时,居然说“除了风尘女子外,也有自愿到海外去从事慰安的妇女”,刺痛所有国人的心。
现在台湾当局官方印制的地图不再涵盖中国大陆,仅限于实质统治的台澎金马,当年眷村人学习的包括外蒙古在内的“全国地图”(俗称「秋海棠」)早已不再发行。
已经被废弃的「秋海棠」地图
除了历史和地理,台独分子甚至不再称呼孙中山为“国父”,把孙中山、蒋介石等一众坚定“中国是一个统一国家”的老国民党领袖,从台湾彻底驱除。
孙中山先生曾对日本人说:“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,这点已经牢牢地印在了我国的历史意识之中。正是这种意识才使文明能作为一个国家保存下来。”
蒋介石在抗美援朝刚刚爆发时对美国发表声明:“大陆台湾都是中国领土,不容割裂。曲解台湾地位是别有用心的。”
而今,他们的名字被丢进历史的臭水沟,塑像被羞辱,历史功绩被否定。
在这个小岛上,“中国意识”被剔除,只保留了“台湾意识”。
因为政治原因,台湾与大陆相关的历史,正在被人抹去。
现在的台湾,“去蒋化”运动搞得轰轰烈烈:
中正国际机场改名为“台湾桃园国际机场”,“中正纪念堂”改名为“台湾民主纪念馆”,正门牌楼上“大中至正”的匾额也改为“自由广场”,甚至连各地的“蒋公铜像”都被陆陆续续移走。
而民间的“去蒋化”更带着暴力气息。
2007年,台湾“去蒋”最高潮的时候,高雄一座近10米高的蒋介石铜像,一夜之间被肢解,甚至连蒋家刚刚到台湾时落脚的“草山行馆”,都被人一把火烧到只剩下石墙。
大学校园也蔓延着“去蒋”的戾气。“国立中央大学”里的蒋介石坐像,头部被人割下。2017年2月,10名辅仁大学的学生带着发电机及砂轮机等工具试图拆除蒋介石铜像。
就在4月22日,台北市阳明山阳明公园里的蒋介石铜像被台独组织泼红漆并斩首,目的是为了向日本工程师献祭。
被泼漆谩骂的蒋介石塑像
在这种氛围下,懵懂的台湾中学生受到影响更大。
2015年,马英九当局对台湾高中“新课纲”进行微调,由“台湾史观”回归“中国史观”,把李登辉、陈水扁借台湾化之名把台湾史皇民化,予以微调回正轨。
而学生们却在泛绿阵营的煽动下,举着满是错别字的横幅,发起“反课纲微调运动”。
7月30日,曾参与“反课纲微调”的学生林冠华在家中烧炭轻生。轻生前与“反课纲”同伴在网络上聊天时透露,他有一个“高几率挡下课纲的办法”,将在7月30日这天实施,“我要让媒体舆论疯狂燃烧”。
当晚,“反课纲”学生和“独”派人士爬过“立法院”围墙进入机构前广场,用“悲情”诉求“立法会”废除新课纲。
年轻的生命,学生们最美好的青春,都牺牲在台独分子手中,成为“去中国化”的垫脚石。
除此之外,“新故宫运动”要将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中国文物,用东亚地区观点来诠释,千方百计遮蔽故宫的中国渊源。连关公、妈祖这些上千年间从大陆流传过去的民间信仰,都“欲除之而后快”。
这些年来,台独分子进行的“去蒋化”“台湾独立运动”“去除中国民族主义”“台湾正名运动”等一系列“去中国化运动”,逐步扭曲台湾青年的“国家观”。
李登辉说:中国最好分为七块,独立分治。
陈水扁说:两岸关系实际上是“两边三国”,也就是台湾、
蔡英文说:台湾已是“主权独立”的“国家”。
而龚自珍的名言言犹在耳:“灭人之国,必先去其史。”
台湾历史逐渐断裂,台海局势日趋紧张。以眷村文化为代表的中华文化,在台湾日益受到排斥。或许,在“去中国化”的折腾中,台湾会与大陆渐行渐远……
而如今的事实也证明了,这必将把台湾逼入一条“自我戕害”的歧途。
微信 ID:shaofeidu
作者:杜绍斐
知乎作家、自媒体人
欢迎转发点赞
转载请联系授权
▼点击查看更多文章
责 编 | 吴 笛
编 辑 | 李 翀
共青团中央
微信号:gqtzy2014